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行业信息>行业动态
黄崇亚-期责任编辑如何做好稿件发排前的审查控制
日期:2015年10月09日    来源:本站整理    浏览量:1772

 

  期责任编辑如何做好稿件发排前的审查控制
                               黄崇亚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
所谓期责任编辑是指期刊杂志某一期的执行编辑。通常期责任编辑工作经历文稿的组织、学术质量审查、稿件校改加工以及印刷成册等环节。总的来说在统稿的过程中可分为发排前的稿件审查和发排后的稿件校改。稿件发排前的审查主要应从学术不端审查、版式审查、参考文献标注审查、版权合同的审查,以及校样的齐清定。校改阶段主要从文稿的文题、摘要、语言的规范、图表的规范表达入手。学术审查阶段是关乎稿件质量及后续编辑校改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从编辑审查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展开讨论。
1 稿件学术不端的审查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人对数字出版认识不足,有些研究生、在职人员,甚至有些学者为了完成学业、职称晋升、课题的申请及结题等,抱着侥幸心理,抄袭、剽窃、拆分、拼凑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者一稿多投、一稿多发,照成学术资源的严重浪费,干扰了正常的学术出版秩序。笔者认为,学术不端审查在稿件处理流程中应进行三次审查。
    第一次是对初投稿的审查。对于初投稿件,要重点审查,它是避免编辑出版资源浪费第一关。有的杂志对初投稿的要求复制比不得超过10%;有的要求不得超过20%,有的要求不得超过30%。教育部的伦理指南提出的原创性文章的引用不能超过20%或者综述文章不能超过50%,并不是笼统地指复制比。检测系统所提供的复制比是描述被检测稿件中重合文字所占的比重,并不是被检测稿件抄袭的严重程度。不同专业的期刊复制比要求可能不一样,但超过复制比显然是不允许的,即使文中标注也不能超过20%,即使复制比不高,意引、图表公式也包括在20%以内——即内容重复不能超过20%。但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学术不断系统,它是一种工具,检测的结果不是稿件实质性的结论,他只是提供线索和依据,最终还是要编辑进行多方面的审查。初投稿的不端审查应从4个方面审查入手:①重复发表。作者为了增加发表篇数,把以前发表过的文章,通过语言的略微修饰,并利用以前文章中旧的数据图表,有的修改图表中的数据拼凑而成,重新投给不同的杂志。本刊一年前发表了一篇文章题名为青海省大骨节病30年防治状况分析,今年初,作者又给本刊投过来一篇文章,文章题目为200—2014年青海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分析。经检测,两篇文章的文字复制比并不高,检测出来的是参考文献和表格的表头文章有个别重复。打印下来仔细比对发现,一篇文章中的数据就是另一篇已发表文章中的一部分。经与作者核实并说明,做退稿处理。②自我的抄袭。作者往往认为,抄袭别人的算抄袭,复制自己的已发表论文的观点或自己毕业论文中的数据不算抄袭,比如某个医学研究者对汉族人的基因位点进行了检测,他选择不同的位点分别撰写论文,选择的人群、仪器设备、试剂和方法都一样。在新投稿件中大量复制已发表论文的引言、仪器设备与方法,甚至讨论部分也雷同,这种做法笔者认为对待科学研究是很不严谨,不利于科学传播。③文献的拼凑。有的文章是通过文献拼凑而成的,此类作者下载多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文章中复制一部分内容,东拼西凑而成,对文章中的数据加以改编,检测系统检测出满篇的红色标注,并且出现多个雷同文章的条目。④实验方法的照搬。有的作者在文章中把别人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一字不漏的照搬过来,只是改了实验的条件和结果数据。这种方法的引用不妥,应根据自己的实验时间、地点、条件,自己重新组织语言表达实验的操作过程及自己的观点,这种现象尤其在生物医学文章中常见。
    第二次是对作者修改回来的稿件审查。作者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有可能添加图表、公式进行佐证或在引言和讨论中引用一些观点,这时要对添加的图和表等内容进行比对,必要时要下载已发表的论文进行核对,如不加修改地复制别人的语句和观点也有触及学术不端的嫌疑,也许作者不是故意所为,但编辑也要引起重视。
    第三次是在排版印刷前的审查。有的作者通过修改题目,分拆论文,分别向多个期刊投稿,利用出版周期性的特点,打出版时滞擦边球,如果一稿多投都在待发状态,此时根本无法检测到,这种现象也应引起重视。三军大学报汪勤俭老师对84篇学术不端稿件进行发表状况的跟踪,其中34篇已公开刊出,其中6篇稍微修改,其余原文发表,其中的17篇在7个月后发表,7篇在1月后发表,说明学术不端稿件本身就容易产生一稿多投现象。
    学术不端检测目前存在的疑惑:①翻译外文文献,并用中文重新组织而成,这种现象很难检测出来,遇到英文表达能力比较强、学术严谨的审稿人会提出已有相同的外文文献发表。这种现象值得研究,如何加以应对?②目前检测系统主要是文字方面的比对,比如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相同,数据部分相同,或者把语言改为表格,把表格改为语言,这种现象也很难检测出来。③有的作者使用相同或相似的研究方法,针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加以研究,前言、资料、方法,甚至讨论都很雷同,但检测复制比并不一定高,这一现象要看编辑部和审稿人的鉴别能力。④如果快速辨别0复制比或者低复制比的学术不端,避免编辑在这个环节投入更大的时间和精力。
   思考:1如何建立实施同专业学术不端信息的共享数据库,或者依托学术不端系统建立一个数据库,提高同行检索的知晓率、便于同专业同行的学术不端检测,但这可能引起侵权纠纷,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法值得思考。 2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大家知晓后,如何建立规范统一的学术不端判断标准,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 参考文献的审查
在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执行编辑常见的参考文献不合理引用:①标而不引。少数缺乏科学精神和科研严谨性的作者为了提高论文层次引用多篇混搭引用高水平的外文文献,文章中并未体现更高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水平,其所表达内容的在所标注的参考文献文章中根本就找不到,有的甚至都不是一个研究方向,这叫做假引,有误导读者之嫌。部分作者误认为,引用的文献越多越能显示文章的水平,就大量引用与文章不相关或关系不密切的文献;有的作者直接把一篇文献后面罗列的参考文献照搬过来。②引而不标。引而不标这也就是上边所说的学术不端行为,把别人新的研究思路或观点不加标注当作自己的观点,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学术水平。③著录混乱。有的作者的参考文献标注极不规范,经常出现文献引用不准确,不是作者错误就是文献引用著录不完整,这些都应该及时加以修改整理。
3 版权合同的审核
版权转让合同是作者和编辑部之间以版权转让(授权)为目的确立的民事法律行为。①合同签署的时间性。国外的期刊一般在收到作者投稿后就要求和作者签署版权转让(授权)协议,国内的期刊一般在稿件审稿通过、修改录用后要求签署版权转让(授权)协议。容易出现的问题:签字的真实性需要审核,有些作者在签字上不认真,往往出现代签现象,有些教授并不知晓学生所写的论文,文章刊出后,经过检索才知道,但在版权转让(授权)协议上却有教授签名。
解决的方法:①稿件的版权合同中要有各个作者的签名和电话。②要慎重对待作者的署名改动,每次改动都要作者和导师重新签名认可。③对第一作者和单位的改动要尤为重视,此类稿件要认真核查,努力做到避免学术不端的注意义务。
参考文献:
[1]林汉枫 , 张欣欣 , 翟自洋,等 . 遏 止学术不 端行为保 护科研 原创成      果[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 4 ):580-584.
[2]汪勤俭 郭建秀 栾 嘉,等. 84篇因学术不端退稿稿件追踪分析与思考[J].编辑学报,2012,24(2):131-133.
[3]冷怀明,刘洪娥,栾嘉,等. 避免科技论文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的机制与实践[J]. 编辑学报,2007,19( 6) :457-458.
[4]吴培红,冷怀明,汪勤俭,等. 防范科技论文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实践与思考[J].编辑学报,2009,21(5) :434-436.
[5]陆宜新. 学术期刊不端文献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 5) :701-703.
[6]董建军. 眼科新进展应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评价抄袭现象情况分析和体会[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 3) :388-390.
[7]马勇进.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期刊的神圣职责[J].青海社会科学,2008( 6) :195-199.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