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科普传播能力提升培训暨2024年第一期青年编辑工作坊圆满举办
科技期刊科普传播能力提升培训暨
2024年第一期青年编辑工作坊圆满举办
2024年8月14—17日,“科技期刊科普传播能力提升培训暨2024年第一期青年编辑工作坊”在雄安新区成功召开。本次培训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雄安新区未来健康传播中心承办,TranSpread、Lewin提供会议支持。培训邀请了来自媒体、科研机构、高校、学术出版单位的13位科普专家进行专题报告。
15日上午,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昕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并主持了上午的会议。他指出,研究会从主流媒体渠道、国内社交媒体渠道、国际传播渠道等维度大力推动科技期刊科普化传播,与新华网、《科技日报》、TranSpread、Lewin等展开合作,提供高质量服务,希望借助本次培训加强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提升编辑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传播效率,以响应国家科普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普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昕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兼秘书长施琳玲介绍了国内健康领域科普的新实践和新趋势。她提到,在过往的二十年中,健康科普已经从医生群体的公益付出发展为医生品牌与健康科普的双向赋能,是否拥有强大的医院品牌传播矩阵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医院竞争的重要因素。当前的健康传播已进入内容时代的血拼阶段,更小的话题切入点、更强的故事性和人情味,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应该是未来健康传播的应有之义。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兼秘书长施琳玲作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龙笑以医疗美容及整形领域为视角,对医学科研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的方式进行解读;南华早报科学版记者张通分享了如何依托学术论文面向英文读者开展科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会与期刊部主任闫珺介绍了空天信息科技期刊集群在科研成果传播与科普领域的融合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植物保护学报》常务副主编、人呆手户创始人高峰分享了《植物保护学报》在科普传播中的具体做法和实践心得。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龙笑作报告
南华早报科学版记者张通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会与期刊部主任闫珺作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植物保护学报》常务副主编、人呆手户创始人高峰作报告
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副主任成蒙,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工业建筑杂志社社长杨颖芳,《科技导报》编辑部副主任、编审祝叶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期刊中心主任贾泽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潇,《中国中药杂志》融媒体主管杨驰,Lewin品牌运营官佟昔分别结合本单位在科学传播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就如何做好学术成果的科普化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分享,使学员们对科技期刊在科普传播中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单元的主持人为《协和医学杂志》副编审刘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副主任成蒙作报告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工业建筑杂志社社长杨颖芳作报告
《科技导报》编辑部副主任、编审祝叶华作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期刊中心主任贾泽军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潇作报告
《中国中药杂志》融媒体主管杨驰作报告
Lewin品牌运营官佟昔作报告
《协和医学杂志》副编审刘洋担任主持
16日,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的贾鹤鹏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关于科学传播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生产力的精彩报告,呈现了来自国内外丰富的数据研究和调研结果。国外的经验表明,在专业科技期刊与大众传媒之间建立一种紧密联系,会帮助期刊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帮助科学家获得公众的支持。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刊载优秀论文信息并根据论文特点以不同方式呈现,可以提升科研成果的传播效果。但同时,科技期刊在从事科学传播时也面临内容相对单调、缺乏科学家支持、媒体开放性不够等挑战。最后,贾鹤鹏教授从科研论文与新闻的差别、选题到采访应如何开展、从标题到正文应如何写作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分享,令学员们受益匪浅。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贾鹤鹏作报告
之后,第一期青年编辑工作坊研讨活动正式开启。学员们围绕科普内容创作、科普写作技巧与视觉呈现、科技期刊传播人才培养与政策导向三个主题展开分组讨论和总结发言,并围绕《科技期刊开展科普传播共识》进行研讨。
青年编辑工作坊现场研讨 图一
青年编辑工作坊现场研讨 图二
青年编辑工作坊现场研讨 图三
本次培训不仅助力了科技期刊的科普传播能力提升,更是一次关于科技期刊社会责任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期待通过此类培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普传播人才,共同推动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繁荣发展。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