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行业信息>行业动态
沉痛悼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骆振福教授!
日期:2020年05月18日    来源:    浏览量:927

    

    2020年5月8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骆振福教授因病不幸去世,57岁的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洒在高校科技期刊、科研和学生身上,用生命书写了一个新时代奋斗者的人生答卷。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高校科技期刊楷模无比痛心、万分悲痛!

 

从学科专家到学校科技期刊掌舵人

    骆振福教授作为选矿领域的专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高效干法选煤团队中的主要骨干。2004年,他开始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面对新岗位的挑战以及当时期刊生存和发展都举步维艰的困难环境,他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立志“要将学术期刊办成世界一流的顶尖刊物,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矿业科技的发展,听到矿大声音”。他说,“矿业工程方面要有中国的体系、中国人的话语权、自己的顶级刊物。如果以前没有,我来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学报汇聚全球矿业学术领域的顶尖学者,推动我国矿业工程科学发展”。在他的坚持与不懈努力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现已更名为《矿业科学技术学报》)成功从国内外学者对此知之甚少到逐步实现国际化,即编委的国际化、读者的国际化、作者的国际化和引用的国际化,产生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成为中国煤炭行业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被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

 进入学报编辑部工作,骆振福还始终坚持在科研上深耕不辍。“要当好一个学术期刊主编,不仅要掌握编辑学等理论,更要在相关学科领域站在最前沿。只有这样掌舵,才能有利于期刊的发展。”他以实际行动阐释了专家学者办刊给科技期刊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张黄群对此深有感触:“骆老师是编辑行业里的学者,其实教授学者在国内办刊第一线的并不多。像骆老师这样优秀的学者能长期在办刊第一线,这是矿大期刊能够办得很好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从办刊环节来讲,学术刊物为学者服务,他能更清晰地知道期刊发展的方向。”

 

“学报是我的孩子,比我的命还重要”

  路虽远,行则必至。他认为,“把学报当作自己的孩子,就一定可以养大养好。那时它肯定会反哺学校、回报国家。” 为此,他不辞辛苦,一有机会就联系矿业学术领域的顶尖学者,只要出国开会,哪怕走很弯很远的路都要找机会拜访他们。很多学者都被骆振福的热忱所感动,与骆教授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友谊。而对于每一篇稿件,即使已有多名审稿专家、编辑审阅,骆振福仍会逐字逐句地认真反复审阅,以确保稿件质量万无一失。凭着扎扎实实的工作,骆振福带领学报成为了江苏乃至全国高校学报的佼佼者,被多个会议邀请进行经验交流。2005年,《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被EI数据库收录,同年改为双月刊。但他没有止步于此,进入更高的学术出版平台又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正式更名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矿业科学技术学报)。此后,骆振福前行的脚步更加急促,他总是感觉时不我待,要加速期刊国际化,尽快实现既定目标。夜晚,他或和国外同行、专家交流,或是静静思考规划期刊的发展路径;白天,他全力投入工作。休息时间的减少,也一点点吞噬着他的健康。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近十年的“负重前行”,2019年11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凭借突出的办刊效果和实力,双双入选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七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2019年12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被SCIE收录。

然而,高强度、快节奏和连轴转式的工作状态,让骆振福的身体在2018年底就出现了免疫系统的“警告”,同事们时常劝他多休息、多注意身体。但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完全没有在意。2019年下半年,期刊发展到了最关键时刻,被病痛折磨的骆振福完全是凭着一股精神力量在强行支撑着。从上半年单位就开始组织例行体检,预约三次,他拖延了三次,他实在是太忙了,他想要把宝贵的时间都用在钟爱的期刊发展事业上。

 

“这里有我的刊物、我的科研、我的学生,足矣。”

 

“骆老师一心为公,就想着如何办好期刊,并且默默奋斗了十多年。他还非常注意培养我们年轻编辑,鼓励我们多出去开会交流,总是把一些交流发言的机会让给我们。”他的编辑同事肖爱华说,“择善固执、温柔敦厚是他给我的深切感受。”对编辑们工作上的失误,骆振福总是和风细雨般地指导;他从不参与各类评优,总是把这些机会让给年轻人。

  他的科研方向是煤炭干法分选,既有基础研究又重工程应用,有着很多挣钱的机会。面对企业的高薪诱惑,他淡然处之,不为所动。“不是现实生活不需要钱,是我喜欢学术,学术是我的命根子。” 2014年,他所在的学术团队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成功研制了新一代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开发了模块式高效干选选煤工艺系统。该项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是世界选煤技术的重大突破。他作为主要骨干完成的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冬天,同事们都催骆振福去体检,他却说,“有好几个会议牵扯到学校期刊的发展,我必须去参加,体检的事先放一放。” 从北京参加完“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答辩回来后,骆振福又强撑着身体参加了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主生活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立足岗位,埋头苦干,低调实干,用业绩践行承诺。”身体的疼痛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频繁,让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只要疼痛稍微减轻,他就立刻去办公室处理工作。到医院检查为癌症晚期,骆振福的内心极度慌乱,但他想的更多的是期刊还没有进入更高的学术出版平台,有几篇投稿论文还没有审阅,学生的科研方向还没有规划好。

  化疗期间,骆振福教授还惦记着工作,和同事沟通期刊组稿选稿用稿、与其他机构合作、期刊按时出刊以及招聘等工作。当获知期刊进入SCI后,回家静养的他满心欢喜,又像打了强心针,不断地琢磨如何正常出版刊物、如何更上一层楼。他也总是趁着编辑部同事、学生来看望他的时候布置工作。

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扛在自己肩上。他说,“这一生最难受的事情就是麻烦别人”。

 

高校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践行者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一个重要办刊主体,建设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服务“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与科技创新,意义重大。当前,很多高校期刊都是综合性的,且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整体水平严重滞后于高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发展需求。骆振福教授担任学校期刊负责人后,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办刊的优势,转变办刊理念,开阔办刊视野,立足学科、服务行业,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走专业化、国际化、精品化的办刊道路,为高校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与实践。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矿业大学的科技期刊已经初露峥嵘,其办刊经验与做法对众多高校科技期刊具有极强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随着《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文件出台,“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已经开始实施,高校科技期刊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一流学术期刊平台对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与国内外综合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作用,纷纷依托优势学科学术资源,通过改造老刊或创办新刊,构建更好服务学科发展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现学校乃至我国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出版平台。这不但需要高校科技期刊切实深化改革,转变办刊理念,主动对接国际学术出版、对接科研学术需求,而且更需要越来越多像骆振福教授这样的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办刊,为高校科技期刊不断提升学术声誉作出贡献。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骆振福教授为我们高校科技期刊树立了楷模,我们当学习他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忘我精神、不追求名利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无私境界,努力做好高校科技期刊工作,不断提升高校科技期刊水平,以告慰其对高校科技期刊的爱与执着。同时,我们更希望长期伏案辛苦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同仁们能够张弛有度,健康工作、快乐生活。

骆振福教授千古!

 

(此文根据中国矿业大学新媒体中心“泪目!这是一个新时代奋斗着的人生答卷”一文改写)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